活性炭VS开窗通风,哪个更适合端期除甲醛?

一、通风:靠空气流动清除甲醛,速度快但有短板

通风除醛的原理较为直观,主要是借助空气的自然流动或人为促进的空气流动,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当室内空气与室外新鲜空气置换时,已释放到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就会被带出室外,从而降低室内甲醛的浓度。这就如同给室内环境进行 “呼吸”,不断排出污浊空气,引入清新空气。

1、效率:15分钟就能降一半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张旭博士曾做过一次通风去除室内甲醛污染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他通过利用甲醛发生装置制造一个较高的室内甲醛浓度,同时使用ppm在线监测仪对室内的浓度进行在线监测。在室内甲醛浓度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情况后,打开窗户让外界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然后再利用检测仪以及相关采样装置对室内的浓度进行采样。

实验数据显示:当室内甲醛浓度超标3倍时,开窗十厘米,经过十五分钟后,就可以降到一半。经过25分钟以后甲醛浓度就可以降到安全范围内。

通风 vs 活性炭:哪种更适合短期除醛?-图1

通风 vs 活性炭:哪种更适合短期除醛?-图2

2、局限性:依赖条件,关窗就反弹

从实际效果来看,通风的短期除甲醛效果确实不错,但它的 “软肋” 也很明显。

首先是天气依赖,遇到雾霾、暴雨或极端高低温,这时开窗反而会污染室内空气或影响装修材料稳定性。

其次是浓度回弹,在通风过程中,一旦停止通风操作,室内污染物浓度容易出现回升情况。这是因为装修材料中的甲醛等污染物会持续释放,通风时这些污染物被排出室外,但停止通风后,污染物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在室内积聚,导致浓度回升。

更麻烦的是户型限制。像卫生间、衣帽间等通风不良的角落,单纯开窗很难让空气流动起来。上海业主王女士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主卧甲醛达标了,但定制衣柜内部浓度仍有 0.23mg/m³,原因是衣柜紧贴墙面,通风时内部空气几乎不流通。

通风 vs 活性炭:哪种更适合短期除醛?-图3

二、活性炭:被动吸附有局限,辅助作用更明显

活性炭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炭,其表面具有丰富且细小的孔隙结构,这赋予了活性炭强大的吸附能力。当含有甲醛的空气流经活性炭表面时,甲醛分子会被活性炭的孔隙所捕获,从而实现对空气中甲醛的吸附,降低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物理吸附过程,活性炭通过自身的孔隙结构将甲醛分子 “困住”。

1、效率:2小时降低6.6%

想要了解活性炭除甲醛的真实效果,还是需要进行一下实验。

这项实验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的第一步是检验活性炭是否有吸附甲醛的能力。实验是由张长斌博士来完成的。

首先将称好的活性炭放入玻璃管内,然后通过生产甲醛的仪器将甲醛导入带有活性炭的玻璃管内,再通过另外一台检验仪器检测活性炭对甲醛的净化效果。虽然甲醛气体并不能观察到,但是数据显示,甲醛在通过活性炭时,它的浓度在明显地降低,这证明了有一部分甲醛被活性炭吸收了。

实验数据显示:放入活性炭前,舱内甲醛浓度为1.37毫克/立方米。而在放入活性炭2小时后,舱内甲醛浓度降低至1.28毫克/立方米。这意味着,在活性炭的作用下,舱内甲醛浓度确实有所降低,降幅达到了6.6%。

通风 vs 活性炭:哪种更适合短期除醛?-图4

不过,有时候我们眼前看到的结果,未必是最终结果。随着甲醛发生器不断向活性炭释放甲醛,检测仪上的曲线也在发生着明显地变化。可以看到,经过4个小时后,甲醛浓度又变的很高了,这就表明又有大量甲醛通过了活性炭床层。这就表明,这活性炭层净化甲醛的能力一旦达到饱和,它就不能再吸附甲醛了。

此外,如果周围温度升高,已经被吸附的甲醛分子,有可能又被挥发出来了,重新回到了空气里。

通风 vs 活性炭:哪种更适合短期除醛?-图5

2、适用场景:小空间、局部污染的 “查漏补缺”

活性炭的真正价值,在于弥补通风的死角。

在日常生活中,通风主要是通过空气的流动来带走室内的污染物和异味,但对于一些小空间或者房间角落,那里的空气流动缓慢甚至几乎没有,通风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例如,衣柜内部由于空间相对封闭,通风不畅,衣物长时间存放容易吸附异味,还可能受到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污染。抽屉同样如此,尤其是存放一些有轻微化学气味的物品时,异味难以散发出去。

另外,像鞋柜、储物间等小空间,由于空气流通性差,也容易成为污染的“藏身之处”。而活性炭的出现,恰好为解决这些通风死角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案。

但要注意饱和风险,前边说过,当活性炭吸附达到上限后,遇高温高湿可能释放已吸附的甲醛,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正确做法是:每月更换新炭包,旧炭包可暴晒后用于吸附潮气(别再用于除醛)。

通风 vs 活性炭:哪种更适合短期除醛?-图6

三、短期除醛优解:通风为主,活性炭为辅的组合策略

综合来看,在短期除醛效果上,通风通常要优于活性炭。通风能够快速地将室内甲醛排出,短时间内使甲醛浓度大幅下降,尤其是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效果更为明显。而活性炭虽然初期也能吸附一定量的甲醛,但吸附速度相对较慢,且容易达到饱和,难以持续有效地降低甲醛浓度。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综合两者的优势,才是短期除醛的科学方案。

1、黄金 72 小时:强化通风,快速降低甲醛浓度

刚装修完的前 3 天,甲醛释放最剧烈,此时应采取 强化通风”措施(确保室内装修已经干燥,防止墙皮开裂):

- 将门窗相对打开,形成空气对流,同时配合工业风扇(功率≥500W)对着窗户吹风,以加速室内外空气的置换;

- 每日通风时间应不少于12小时,尤其要重视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一时段,因为此时温度较高,甲醛释放速度加快;

- 将所有家具打开(包括抽屉、柜门,同时撕掉床垫上的塑料膜),确保家具内部的甲醛能够充分释放。

通风 vs 活性炭:哪种更适合短期除醛?-图7

2、第 4-14 天:通风 + 活性炭巩固战果

当室内甲醛浓度降至0.15mg/m³以下后,进入“精细化治理”阶段:

- 常规通风:白天保持常规通风,每天通风4 - 6小时。夜间关窗时,开启新风系统(风量≥150m³/h),持续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 活性炭辅助:在家具内部、空调出风口等通风盲区放置活性炭,每立方米空间放置50 - 100g,以吸附残留的甲醛;

- 定期检测:定期进行甲醛浓度检测(建议在第7天和第14天各检测一次),若发现浓度反弹超过0.1mg/m³,则增加通风时长并搭配其他除甲醛方法,以求进一步降低甲醛浓度。

通风 vs 活性炭:哪种更适合短期除醛?-图8

短期除醛的核心目标是 “快速将浓度压到安全线以下”,从效率、成本和可行性来看,通风无疑是主力,活性炭更适合作为 “辅助工具” 处理局部污染。

另外再提醒两点:一是别信 “封闭除醛”,用塑料膜密封房间的做法会导致甲醛在材料内部积累,反而加剧后期释放;二是检测要规范,必须关闭门窗 12 小时后检测,结果才具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在短期除醛场景中,如果天气条件允许,通风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它具有高效、低成本、便捷等诸多优势。但考虑到实际生活中通风受限的情况,活性炭可作为辅助手段与通风配合使用。例如,在无法开窗通风的时段,利用活性炭吸附室内残留的甲醛。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来增强短期除醛效果。如在通风时,利用风扇等辅助设备加速空气流动;选择质量可靠、吸附性能强的活性炭产品,并按照正确方法使用和维护。

除醛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科学方法并重的 “持久战”。通过对通风和活性炭两种方法的深入了解,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


上一篇:西安除甲醛:打造健康居家环境的实用指南
下一篇:卧室甲醛超标对睡眠的影响有多大?
拨打电话咨询